17
2019
04

筷子是连缀“汉文化圈”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勺子作为饮食工具比筷子出现更早也更为重要,然而,尽管有“匕箸”并用,后来却是筷子取代勺子,成了汉族饮食文化的象征,这是为什么?除了从汤中取小块食物时筷子比勺子便捷,吃长长的面条时筷子比勺子方便等具体原因之外,还有什么更深远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筷子”真是很有趣的东西。过去在讨论“汉族文化”和“非汉族文化”的一些论著中,学者曾经把使用还是不使用筷子进食,作为中国内部“汉”与“非汉”族群的区分;在讨论“中”与“外”的文化交通与联系的论著中,同样也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之外受到汉文化影响的韩国、日本、越南,使用筷子又恰恰和“汉字文化圈”重叠,于是,筷子又成了受汉文化影响的“东亚”的文化象征。换句话说,在中国之“内”,筷子曾经是区分“汉”与“非汉”的标志,在中国之“外”,筷子又是连缀“汉文化圈”的象征。

09
2019
04

“诗豪”刘禹锡

    我们知道,很多诗人都有雅称。如李白,本人好道,性格与诗风又很浪漫飘逸,潇洒不羁,所以称之为“诗仙”。杜甫忧国忧民,诗风苍郁顿挫,尊为“诗圣”。那么,刘禹锡何以谓之“诗豪”呢?

    刘禹锡被奉为“诗豪”,一方面是因为诗风“豪”:雄浑壮阔,豪气冲天;另一方面是因为性格“豪”:刚毅坚强,洒脱豪迈。

    那么,刘禹锡到底有多“豪”?看看这几首诗和诗背后的故事就知道了。

    刘禹锡出生于书香门第。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三十三岁成为唐顺宗永贞革新的主力,很想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后来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等革新派受责遭贬,从此宦迹漂泊,半生蹭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