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18
03

西游记降服青牛怪带来的启示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遇到的金兜洞里的青牛怪可谓给师徒造成了不少麻烦,面对妖怪身上的那个“圈子”,孙悟空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为此还请来了各路神仙,结果都被缴了械,这个圈子就相当于世俗的“圈子”,孙悟空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去。


  面对天庭众神的意见,以前遇到急难险重任务的孙悟空,脾气变得特好,也会做“群众工作”了。你看,神仙们如“火德怨哪吒性急,雷公怪天王放刁,惟水伯在旁无语”,孙悟空“怀恨强欢”,对众笑着说:“列位不须烦恼,自古道,胜败兵家之常。我和他论武艺,也只如此。但只是他多了这个圈子,所以为害,把我等兵器又套将去了。你且放心,待老孙再去查查他的脚色来也。”


  会做“群众工作”的孙悟空,说明进步了,修禅有了真成果。一念至诚,如来佛在心中显现,他跑到了灵山求请佛祖,这回不请观音,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已经懂得慈悲。孙悟空见到佛祖,阐明来意。佛祖说了一番奇离古怪的话,他说我当然知道妖怪是谁,却不可告诉你,不然的话,妖怪就会找我的麻烦。你说是吧,佛祖也害怕吗?


  孙悟空是个粗心的主,不明白我佛的话中之话,心里只是要降魔。如来让十八罗汉去帮忙,并带去了一批金砂,勉强称为降魔砂吧。


  原以为佛祖出面,妖怪就擒,没想到佛祖的宝贝也不管用,十八颗金砂又被妖怪的“圈子”套走,如此奈何?孙悟空走投无路,佛祖都没办法,谁有办法?此时,罗汉点破梦中人——佛祖不是告诉你了吗,找妖怪的主人啊——明白没有,谁是妖怪的主人公?谁是孙悟空的主人公?


  孙悟空茅塞顿开,跑到了天上兜率宫,找到了妖怪的主人公太上老君。“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太上老君的牛走了,孙悟空的牛何曾不是走了?


  太上老君告诉孙悟空,那个“圈子”就是金刚琢,说难听一点,就是“牛鼻拘”,拴牛鼻子的“圈子”而已。太上老君就是牛,牛鼻拘所向无敌,向他老人家致敬!


  事物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太上老君告诉孙悟空一个简单道理,做事情一定要抓住主流,抓住主要矛盾,牛鼻拘抓住了,牛也就听话了。妖怪乖乖跟着老君回天了。


  一部《西游记》,一部禅修经。太上老君这头牛走得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牛”,也知道孙悟空为什么降不了“牛”,也知道如来为什么不直接降“牛”。


  禅宗有一幅著名的《十牛图》,喻示禅宗修心的十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未牧”,我们一颗烦躁不安的心,就像一头没有拉出去放养的牛,天天想东想西,当一个人没有真正禅修时,内心充满很多不合理的想法和欲望,引起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烦恼和焦虑。就像释迦摩尼当年悟道时所说,“每个人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是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被人世间形形色色的东西所牵挂,什么财富权势、子孙后代等等,都是妄想执著,使我们心为形役,活得非常不洒脱。


  经过修习禅定,逐步进入了“初调”“受制”“回首”等阶段,逐步深入,最终达到了“独照”“双泯”解脱阶段,其着眼点在于调心证道,以人牛不见、心法双亡为最高境界,修行方法上主循序渐进、历阶而升,带有神秀一系的渐修特色。


  我们这颗心就像“牛”一样,总是左冲右突,没有歇息的时候。孙悟空面对自己的“牛”,当然无法降伏,因此,请如来没有用,只有找到“牛”的主人公才行,太上老君就是“牛”的主人公,对应了本回目《悟空大闹金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如来告诉孙悟空,没有找到主人公之前,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抱,自己的心魔自己修,别人帮不了忙,可见如来也有无助的时候——多么大慈大悲的佛祖!


  禅宗有一个趣味的故事。某一天,雪岩钦禅师问弟子高峰妙,“日间浩浩时还作得主么?”高峰妙回答 “作得主”;禅师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 ”还是回答“作得主”;禅师穷追猛打问:“正睡着时, 无梦无想, 无见无闻, 主人公正在什么处? ”高峰妙被问哑了。禅师开导弟子,不要着急,从今天开始,你也不要学什么佛法,好好把饭吃好,把觉睡好,有空闲时,问问自己的主人公在哪里?高峰妙按照老师的教导,努力参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牛”,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公”。


  实际上,主人公没有走失,只是我们把这个身体充当主人,忽略了怎样来呵护这颗心,觉得让这个身体“舒服”了就行,其实是本末倒置,身体是“舒服”了,但是心却越来越痛苦。这就要求人们,如何解决身心问题,方是第一要务,就像牛鼻拘一样,抓住了,我们就较好地前进了。


« 上一篇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